见义勇发,不计祸福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【名句】见义勇发①,不计②祸福。
【注释】①发:为,做。②不计:不考虑。
【释义】见义勇为,而不考虑祸福得失。
【点评】具有这种品格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。
参考文献
苏轼《陈公弼传》
猜你喜欢
- 《跋天遯室題壁》原文与赏析
- 《有恒产者有恒心》原文与赏析
- 《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.薄帷鉴明月,清风吹我襟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《眼中形势胸中策,缓步徐行静不哗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圣人,百世之师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志士幽人莫怨嗟:》什么意思,原诗出处,注解
- 关于经济建设·经济的名人名言大全
- 《炉烟掠扇影,酒面舞花光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《为天吏,则可以伐之。》是什么意思|译文|出处
- 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
- 以恒常度气数,以知识定窈冥,皆造化之所笑者也。造化亦定不得,造化尚听命于自然,而况为造化所造化者乎?堪舆星卜诸书,皆屡中者也。
- 《为政犹沐也,虽有弃发,必为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少年时期读书,如隙中窥月;中年读书,如庭中望月;老年读书,如台上玩月.皆以阅历之浅深,为所得之浅深耳!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节食则无疾,择言则无祸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《万里浮云卷碧山,青山中道流孤月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弊政之大,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国之教化出于学校,学之废兴盖由师长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《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闻义能徙,视死如归。万事有不平,尔何...
- 《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...
- 《无本不立,无文不行.》什么意思,出...
- 《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....
- 《君子谋道不谋食.耕也,馁在其中矣;...
- 《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.仁者...
- 《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...
- 《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.》什...
- 《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...
- 《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.》什么意思,出...
- 君子有九思|什么意思
- 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
- 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;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。
- 里仁为美,择不处仁,焉得知?
- 《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,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父母爱其子正也.爱之无穷,而必欲其如何,则邪矣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父有过失,子当谏争(诤),岂可潜谋非法,受不孝之名!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以德遗后者昌,以祸遗后者亡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勉汝言须记,闻人善即师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夫修善立名者,亦犹筑室树果,生则获其利,死则遗其泽.世之汲汲者,不达此意,若其与魂爽俱升,松柏偕茂者,惑矣哉!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上一篇:包拯笑比黄河清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下一篇: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