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诗有造物,一句不工,则一篇不纯,是造物不完也。造物之妙,悟者得之。
【注释】
选自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。
造物:古人指创造万物的神灵。句中比拟创作灵感。
悟:指领悟和把握,涉及继承传统和创作实践等各个方面。
【赏析】
明代前七子(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)与后七子(李攀龙、王世贞、谢榛、宗臣、梁有誉、徐中行、吴国伦)为纠正台阁体弊病,树起复古旗号,以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相号召,极力推崇先秦两汉散文、汉魏古诗和盛唐近体诗,论诗主格调、讲法度,以至从篇章结构到句法、词汇进行模拟,成就不高。但前、后七子的认识和作风并不完全相同。后七子中,谢榛以《四溟诗话》提出论诗纲领,主张出入于盛唐诸家,兼取众长,自成一家,其取法路径已经较为宽广。
“诗有造物,一句不工,则一篇不纯,是造物不完也。造物之妙,悟者得之。”
意思说:诗歌创作应有神气活力,其中一句没写好,那么整篇也就失去了神韵,这是因为诗歌创作中不完美。创作的神妙处,通过领悟能够得到。
谢榛论诗,注重艺术的特殊性和风格特色,为此提出了“造物之妙,悟者得之”的主张。他所说的“造物”,当指创作的灵感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力,他所说的“悟”,主要是领会和把握盛唐诗歌的艺术特性和风格特色。
谢榛十分重视“悟”的作用。他把诗歌创作比作有神灵在起作用,认为能达到“造物之完”的诗,才是好诗。作者认为,所谓“造物之完”,就是诗人从格调出发,写出有“性灵”、“神韵”的诗,做到“婉而有味”,崇尚“隽永”,这样的诗,就是“造物之完”的好诗。
那么,诗人如何通过“悟”而臻于“造物之完”的境界呢?谢榛在继承宋代严羽妙悟说的基础上,主张“悟得”。他说:“诗固有定体,人各有悟性,夫有一字之悟,一篇之悟,或由小以扩乎大,因著以入乎微,虽小大不同,至于浑化则一。”又说:“阅书醒心,忽然有得。”即是说,诗人首先要博览和熟读书本,以盛唐诸公为法,兼及各种风格,尤推崇杜甫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,特别强调熟读的功夫。其次是要求顿悟其法,如“凡作诗,须知道紧要下手处,便了当得快也。其法有三:曰事、曰情、曰景,若得紧要一句,则全篇立成。熟味唐诗,其枢机自见矣。”三是认为“格由主(指警句)定,意从客(指其余各句)生”,强调“作诗先得警句,以为发兴之端”,“忽然有得,意随笔生,而兴不可遏,入乎神化,殊无思虑所及。或因字得句,句由韵成,出乎天然,句意双关”。
谢榛认为,做到这些,尚只是“悟”的第一步。要臻于“悟”的极境,还必须进一步在博览熟读的基础上,将“万物”、“千古”聚于“一我”、“一心”,加以“易驳而为纯,去浊而归清”的淘漉,经过这样的陶冶、净化,才能心领神会,超脱形迹,通妙入化,达到“造物之完”的境界。
谢榛的这些观点,对继承前人经验、提高艺术技巧有可取之处。但谢榛讲的“悟得”,和严羽一样,都是指熟参、熟读古诗基础上的妙悟,主要强调主观参悟,亦有其诗论的不足处。
上一篇:今真诗乃在民间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下一篇:子美曰“细雨荷锄立,江猿吟翠屏”,此语宛然入画,情景适会,与造物同其妙,非沉思苦索而得之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