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彼是莫得其偶,谓之道枢。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
【注释】
选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。
彼:那。
是:这。
偶:对立。
枢:门上的转轴。这里指道的枢纽,即道的关键。
环中:圆环中空虚处。环,门上下两横槛的洞,圆空如环,以承受枢的旋转。
无穷:包括时间的无穷、空间的无穷、万物的无穷。
【赏析】
庄子探讨万物之源的“道”,认为道是一切自然世界、社会人心的本原。因此,一切自然运转、社会变化、人心向背无不依归于道。庄子说:
“彼是莫得其偶,谓之道枢。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”
意思是:消除了彼此的对立(把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),叫做道的枢纽。道的枢纽进入环的中空,便能应付无穷的变化。
环的作用在虚。庄子以门为例,说明虚的重要意义。庄子认为,掌握了道的关键,就像门枢纳入圆环中间的空虚处,旋转自如,便能顺应各种事物是是非非的无穷变化。
唐代著名诗论家司空图论及诗歌创作时,使用了庄子“得其环中”的含义,来说明诗歌意境的创造及其特点。他在《二十四诗品·雄浑》中说:“返虚入浑,积健为雄。……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。”这里,象,指客观物象,亦指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。所谓“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”,就是强调诗歌意境的妙处在其虚的部分上。司空图认为,诗境的创造必须由实出虚,充分发挥虚的部分的作用,而不能仅仅拘泥于具体描写的实的部分。“超以象外”有两重含义:一是观察描写现实生活时,不要受客观物景的限制,只见其表象,而要超越其形貌之外,发现其深含的意蕴。二是指鉴赏作品时,不要受作品所展现的物象(象、景)的局限,而要看到能充分体现诗人情思的象外虚境;创造作品时,塑造的形象要深有蕴涵。“得其环中”,指诗歌艺术意境构成过程中,虚的部分(象外之象,景外之景)支配一切,控制一切,在艺术意境创造中起决定作用。比如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谢灵运的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”,王维的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,等等,都必须从“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”的角度去理解,不受有形的、具体的、实的部分描写的束缚,方能领略其更丰富、更广闻的艺术空间,懂得这些诗句的妙处和美在哪里。
司空图强调指出,“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”的具体表现是“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”。孙联奎《诗品臆说》解释说:“‘不著一字’即‘超以象外’,‘尽得风流’即‘得其环中’。”
上一篇:肌肤若冰雪,淖约若处子,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,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下一篇:毛嫱丽姬,人之所美也,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麇鹿见之决骤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