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挟天子以令天下,天下莫敢不听。
【注释】
选自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。
挟:控制,挟持。
令:指挥。
【赏析】
公元前316年,担任秦相的张仪与秦国大将司马错就用兵方向问题,展开了一场有名的论辩。司马错主张先攻占蜀国,再徐图中原王霸之业。张仪则主张先与魏、楚结盟,然后出兵攻击韩国,借机兵临二周(东周和西周,战国时的两个小国,分别位于洛阳的东面与西面。公元前315年,周赧王即位,迁都西周,名义上仍是天下宗主,实际上寄居西周君篱下),迫使周王室交出九鼎和天下图籍。他说:
“挟天子以令天下,天下莫敢不听。”
意思是:把周天子控制在手里,用天子名义号令天下,天下各诸侯国没有哪一个敢不听从。
张仪认为,采用他的策略,打败韩国,得到周王室的九鼎和天下图籍后,秦王便可以控制周天子,并用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,天下诸侯国没有敢不听从的。而王霸之业,就此建成。
应该说,“挟天子以令天下”不失为一个高明的政治谋略,无论谁先做到了,都会拥有政治优势,并在战略、策略的运用上占尽先机。
但是,当时的秦国,“地小民贫”,尚没有实力和条件运用这一谋略,其当务之急,是扩大地盘,蓄积力量,等待时机。所以,秦惠王最终采纳了大将司马错的意见,出兵平定蜀国。
从那以后,“挟天子以令天下”,便成了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时都想掌握和运用的一种政治策略。
最著名、最典型的例子,莫过于东汉末年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献帝春秋》说,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,四海可指麾而定”。诸葛亮从蜀国的角度分析形势,认为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”。(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)其政治优势和威力显露无遗。
上一篇: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下一篇: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,物盛则衰,天之常数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