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作“焉能为有无”底人①,以之居乡,尽可容得。只是受一命之寄,便是旷一命之官;在一日之职,便是废一日之业。况碌碌苟苟,久居高华,唐、虞、三代课官是如此否?今以其不贪酷也而容之,以其善夤缘也而进之②,国一无所赖,民一无所裨,而俾之贪位窃禄,此人何足责?用人者无辞矣。
【译文】做那种有他不为多、没他不为少的人,住在乡间,还可容身。如果接受了一个官职,就是旷废了这个官位;居官一日,便是废一日之业。何况有的人碌碌苟苟,久居高官尊位呢!唐、虞、三代时,考核官吏能这样吗?现在只因为他不贪酷就容许他久居官位,因为他善于利用关系进行钻营就得到提升,对国家没有任何用处,对民众没有任何好处,而让他仍旧居于高位窃取俸禄,对这种人还能责备什么呢?但用人者不能推卸责任。
注释
【注释】①焉能为有无:语出《论语·子张》。其文为:“子张曰:‘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’”朱熹注:“亡,读作无。有所得而守之太狭,则德孤;有所闻而信之不笃,则道废。焉能为有无,犹言不足为轻重。”指道德不高,无足轻重的人。 ②夤缘:凭借关系,攀附钻营。
上一篇:有美意,必须有良法乃可行。有良法,又须有良吏乃能成。良吏者,本真实之心,有通变之才,厉明作之政者也。心真则为民恳至,终始如一;才通则因地宜民,不狃于法;明作则禁止令行,察奸厘弊,如是而民必受福。故天下好事,要做必须实做。虚者为之,则文具以扰人;不肖者为之,则济私以害政。不如不做,无损无益。
下一篇:古人事业精专,志向果确,一到手便做,故孔子治鲁三月而教化大行。今世居官,奔走奉承,簿书期会,不紧要底虚文,先占了大半工夫,况平日又无修政立事之心、急君爱民之志,蹉跎因循,但以浮泛之精神了目前之俗事。即有志者,亦不过将正经职业带修一二足矣。谁始此风?谁甚此风?谁当责任而不易此风?此三人之罪不止于罢黜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