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养民之政,孟子云:“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①。”韩子云: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②。”教民之道,孟子云:“使契为司徒,教以人伦,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放勋曰:‘劳之来之,匡之直之,辅之翼之,使自得之,又从而振德之③。’”《洪范》曰④:“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;无有作好,遵王之道;无有作恶,遵王之路;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;无党无偏,王道平平;无反无侧,王道正直。会其有极,归其有极。”予每三复斯言⑤,汗辄浃背;三叹斯语,泪便交颐⑥。嗟夫!今之民非古之民乎?今之道非古之道乎?抑世变若江河,世道终不可反乎?抑古人绝德后人终不可及乎?吾耳目口鼻视古人有何缺欠?爵禄事势视古人有何靳啬⑦?俾六合景象若斯,辱此七尺之躯,䩄面万民之上矣⑧。
【译文】对于养民之政,孟子主张:“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丝棉的衣服穿有肉吃,一般百姓饿不着冻不着。”韩愈主张:“那些鳏夫、寡妇、孤老、孤儿和残废有病的人都有人抚养。”对于教民之道,孟子说:“让契这样的贤人任司徒,教给人民行为的准则和人伦道理,使父子相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,尧说:‘督促他们,纠正他们,帮助他们,使他们各得其所,然后加以提携和教诲。’”《洪范》说:“不偏不邪,遵从王的法则;不要有所偏爱,遵循王规定的道理;不要作恶,遵循王指出的道路;没有偏私不结私党,王的道路才能平坦;不要偏袒,没有偏心,王的道路才能平易;不要反复无常不要偏斜不正,王的道路就会又正又直。天子聚合诸侯臣民要有法则,诸侯臣民归附天子也要有法则。”我每当诵习此言,便汗流浃背;每感叹此语,便泪流满面。唉!现在的民众难道和古代的民众不一样吗?现在的道理难道和古代不一样吗?还是世道的变化如长江大河一样,让人向往的世道终究不能再现呢?还是古人那高尚的道德后人终究达不到呢?我们的耳目口鼻比古人缺少了什么?爵禄事势比古人又吝惜啬刻多少?让天下成了这个样子,白白长了这七尺的身躯,处于万民之上真是面有愧色啊!
注释
【注释】①“老者衣帛食肉”二句:语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②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:语出韩愈《原道》。 ③“孟子云:‘使契为司徒……’”一段:语出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。朱熹注:“契,亦舜臣名也。司徒,官名也。人之有道,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。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惰而失之,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,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。……放勋,本史臣赞尧之辞,孟子因以为尧号也。德犹惠也。尧言劳者劳之,来者来之,邪者正之,枉者直之,辅以立之,翼以行之,使自得其性矣,又从而提撕警觉以加惠焉,不使其放逸怠惰而或失之。盖命契之辞也。” ④《洪范》:《尚书》篇名。 ⑤三复斯言:三,多次,再三。复,颂。斯,此。 ⑥颐:腮,下颔。 ⑦靳啬:吝惜啬刻。 ⑧䩄(miǎn)面:面有愧色。
上一篇:封建自五帝已然,三王明知不便,势与情不得不用耳。夏继虞,而诸侯无罪,安得废之?汤放桀,费征伐者十一国,余皆服从,安得而废之?武伐纣,不期而会者八百,其不会者或远或不闻,亦在三分有二之数,安得而废之?使六国尊秦为帝,秦亦不废六国,缘他不肯服,势必毕六王而后已。武王之兴灭继绝,孔子之继绝举废,亦自其先世曾有功德,及灭之,不以其罪言之耳。非谓六师所移及九族无血食者,必求复其国也。故封建不必是,郡县不必非
下一篇:天下之事,要其终而后知君子之用心;君子之建立,要其成而后见事功之济否。可奈庸人俗识,谗夫利口,君子才一施设辄生议论,或附会以诬其心,或造言以甚其过,是以志趣不坚、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,竟不卒功。识见不真、人言是听者辄罢君子之所为,不使终事。呜呼!大可愤心矣。古之大建立者,或利于千万世而不利于一时,或利于千万人而不利于一人,或利于千万事而不利于一事。其有所费也似贪,其有所劳也似虐,其不避嫌也易以招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