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善是性,性未必是善;秤锤是铁,铁不是秤锤。或曰:孟子道性善,非与?曰:余所言,孟子之言也。孟子以耳目口鼻四肢之欲为性①,此性善否?或曰:欲当乎理,即是善。曰:如子所言,“动心忍性”亦忍善性与②?或曰:孔子系《易》,言“继善成性”③,非与?曰:世儒解经,皆不善读《易》者也。孔子云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谓一阴一阳均调而不偏,乃天地中和之气,故谓之道。人继之则为善,继者,禀受之初;人成之则为性,成者,不作之谓。假若一阴则偏于柔,一阳则偏于刚,皆落气质,不可谓之道。盖纯阴纯阳之谓偏,一阴二阳、二阴一阳之谓驳,一阴三四五阳、五阴一三四阳谓之杂。故仁智之见,皆落了气质一边,何况百性?仁智两字,拈此以见例,礼者见之谓之礼,义者见之谓之义,皆是边见。朱注以继为天,误矣;又以仁智分阴阳,又误矣。抑尝考之,天自有两种天:有理道之天,有气数之天。故赋之于人,有义理之性,有气质之性。二天皆出于太极,理道之天是先天,未著阴阳五行以前,纯善无恶,《书》所谓“惟皇降衷,厥有恒性”④,《诗》所谓“天生烝民,有物有则”是也⑤。气数之天是后天,落阴阳五行之后,有善有恶,《书》所谓“天生烝民有欲”⑥,孔子所谓“惟上知与下愚不移”是也⑦。孟子道性善,只言个德性。
【译文】善是性,性未必都善;秤锤是铁,铁不都是秤锤。有人问:“孟子说性善,不对吗?”我说:“我所说的话,就是孟子的话。孟子认为耳目口鼻四肢的欲望就是性,这个性是善吗?”又问:“欲合乎理,就是善吧?”我说:“如果像你说的那样,孟子说‘动心忍性’,也要忍善性吗?”又问:“孔子在《易·系辞》中说:‘继善成性’,意思是说,一阴一阳的对立转化称为道,继承它的是善,成就它的是性。这个说法不对吗?”回答说:“世上的儒者解释《易经》,都是不善于读《易》的。孔子说的‘一阴一阳之谓道’,是说一阴一阳均调而不偏,就是天地中和之气,所以叫做道。人继承了它就是善性,继承,指最初的禀受。人成之则为性,成,不是修养成的,而是天生成的。假如只有一阴,则偏于柔,只有一阳,则偏于刚,都下降为气质了,不能叫做道。只有阴或只有阳叫做偏,一阴二阳、二阴一阳叫做驳,一阴三四五阳、五阴一三四阳叫做杂。所以仁智者的见解,都落到了气质之性一边,何况普通百姓呢?可以用‘仁智’这两个字为例,崇尚礼的人认为仁智是礼,崇尚义的人认为仁智是义,这都是一偏之见。朱熹注认为继是继天,这是错误的;又把仁智分为阴阳,也是错误的。我曾经探讨过,天有两种天,有理道之天,有气数之天。因此赋予人,有义理之性,有气质之性。两种天都出于太极,理道之天是先天,是还没有附着阴阳五行以前的天,是纯善无恶的。《书经》中所说的‘惟皇降衰,厥有恒性’,意思是说皇天上帝把善性降给下民,下民就有了常性。《诗经》说‘天生烝民,有物有则’,意思是说上天生下众民,万物都有法则,这就是说的纯善无恶。气数之天是后天,是附着阴阳五行之后的天,是有善有恶的。《书经》中所说的‘天生烝民有欲’,意思是说上天降生的民众都是有欲望的。孔子所说的‘惟上知与下愚不移’,意思是说只有上知和下愚的人不改变自己的本性,这就是说有善有恶。孟子说性善,只说了个先天的义理之性。”
注释
【注释】①“孟子以耳目口鼻”句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孟子曰:口之于味也,目之于色也,耳之于声也,鼻之于臭也,四肢之于安佚也,性也。有命焉,君子不谓性也。” ②动心忍性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忍性,赵岐注:“坚忍其性。” ③继善成性:语出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,君子之道鲜矣。” ④“惟皇降衷”二句:语出《尚书·汤诰》。其文为:“惟皇上帝,降衷于下民,若有恒性。”孔氏传:“衷,善也。” ⑤“天生烝民”二句: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天生烝民,有物有则。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”郑玄注:“天之生众民,其性有物象,谓五行,仁义礼智信也。其情有所法,谓喜怒哀乐好恶也。然而民所执持有常道,莫不好有美德之人。” ⑥天生烝民有欲:语出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。其文曰:“仲虺乃作诰,曰:‘呜呼!惟天生民有欲,无主乃乱。’” ⑦惟上知与下愚不移:语出《论语·阳货》。朱熹注:“人之气质相近之中,又有美恶一定,而非习之所能移者。”
上一篇:或问敬之道。曰:外面整齐严肃,内面齐庄中正,是静时涵养底敬。读书则心在于所读,治事则心在于所治,是主一无适底敬。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,是随事小心底敬。或曰:若笑谈歌咏、宴息造次之时,恐如是则矜持不泰然矣!曰:敬以端严为体,以虚活为用,以不离于正为主。斋日衣冠而寝,梦寐乎所祭者也;不斋之寝,则解衣脱冕矣。未有释衣冕而持敬也。然而心不流于邪僻,事不诡于道义,则不害其为敬矣。君若专去端严上求敬,则
下一篇:知是一双眼,行是一双脚。不知而行,前有渊谷而不见,傍有狼虎而不闻,如中州之人适燕而南、之粤而北也。虽乘千里之马,愈疾愈远。知而不行,如痿痹之人数路程、画山水。行更无多说,只用得一“笃”字。知底工夫千头万绪,所谓“匪知之艰,惟行之艰”。“匪苟知之,亦允蹈之”。“知至至之,知终终之”。“穷神知化”,“穷理尽性”,“极深研几”,“探赜索隐”,“多闻多见”。知也者,知所行也;行也者,行所知也。知也者,知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