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孙子兵法·主题篇·将帅重任》鉴赏
〔作战〕知兵之将,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也。
〔谋攻〕夫将者,国之辅也。辅周则国必强,辅隙则国必弱。
〔地形〕凡此六者,地之道也;将之至任,不可不察也。
〔地形〕凡此六者,败之道也;将之至任,不可不察也。
〔地形〕料敌制胜,计险易、远近,上将之道也。知此而用战者必胜,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。
〔地形〕战道必胜,主曰无战,必战可也;战道不胜,主曰必战,无战可也。故进不求名,退不避罪,唯民是保,而利合于主,国之宝也。
〔九地〕将军之事,静以幽,正以治。
〔九地〕聚三军之众,投之于险,此谓将军之事也。九地之变,屈伸之利,人情之理,不可不察。
【鉴赏】将帅掌握着国家的军队,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。《孙子兵法》对将帅的作用、任务、应具备的知识、处事的态度,给予特别的关注,作了详细的阐述。现分为四个要点,作简明的诠解和赏析。
(一) 将帅是人民和国家安危的主宰。《作战》篇说:“知兵之将,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也。”所谓“司命”,就是生命的掌握者。将帅率领和指挥数万乃至数十万军队与别国交战: 如果胜利,则国家安定,人民安康;倘若失败,则国家危殆,人民遭殃。将帅的作用和责任实在是太大了。在《地形》篇中,孙子屡次提到“将之至任”,说明将帅肩负着至高无上的重任。
(二) 将帅是国家和国君的辅佐者。《谋攻》篇说:“夫将者,国之辅也。辅周则国必强,辅隙则国必弱。”所谓“国之辅”,主要是国君的辅佐。孙子指出: 将帅辅佐周密则国必强,辅佐疏忽有缺陷则国必弱。《火攻》篇中,孙子总是把“明主”、“明君”和“良将”联系在一起:“明主虑之,良将修之”;“主不可以怒而兴师,将不可以愠而致战”;“明君慎之,良将警之。”《用间》篇中又多次把“明君贤将”作为一个整体来叙述。可知将帅的辅佐作用有多么重要了。
(三) 对于君主指挥上的失误,将帅必须予以纠正。《地形》篇说:“战道必胜,主曰无战,必战可也;战道不胜,主曰必战,无战可也。”君主的命令如果不符合战场情况,就可以不执行。如果战场情况显示我军“必胜”,而君主说“无战”,将帅可以“必战”;倘若战场情况显示我军“不胜”,而君主说“必战”,将帅可以“无战”。这样,必然会得罪君主而闯大祸。然而孙子认为,将帅应该把个人的名利置之度外:“进不求名,退不避罪,唯民是保,而利合于主”。这是将帅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!将帅以国家的利益为重,进退根据战场形势,纠正君主失误,只想着保护人民“而利合于主”,这是“国之宝也”!应该看到,在封建专制社会中,君主可以独裁一切,孙子写了上面这样一段话,是难能可贵的。
(四) 为了在战争中指挥正确、得当,将帅必须具备有关军事的各方面知识。《地形》篇说:“凡此六者,地之道也;将之至任,不可不察也”;“凡此六者,败之道也;将之至任,不可不察也”。所谓“地之道”,即地形的种类和作战规律;所谓“败之道”,即用兵失败的类别和原因: 这些知识,将帅都必须知晓和熟悉。孙子又说:“料敌制胜,计险易、远近,上将之道也。”这里指出,“上将”即贤明的将帅在作战时应该做到: 正确判明敌情,制定取胜计划,研究地形险易,计算道路远近。这样才能胸有成竹,了如指掌,旗开得胜。《九地》篇论述:“聚三军之众,投之于险,此谓将军之事也。九地之变,屈伸之利,人情之理,不可不察。”设法把军队“投之于险”,就能发挥其最大的战斗力,达到胜利的目的,这是将军应该考虑和计划的。此外,关于“九地”即九种地形的变化和作战规律,“屈伸”即伸缩进退何者更有利,“人情”即下属军官和士卒的情绪及其导致的原因等,将军都应该观察研究,烂熟于心。
对于将帅的工作,孙子用静、幽、正、治四个字来进行概括。他说:“将军之事,静以幽,正以治。”意即统帅军队的事情,应当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,公平正直而治理严明。孙子在兵法中,对将帅的重任寄予厚望,对将帅的要求作了详细阐述。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,也是他个人的主张和见解。
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繁,斗争激烈,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将帅,他们担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,善于带兵作战,有智谋,有胆略,在历次战争中屡建奇功。如战国中期,燕王哙因传君位于相国子之,造成燕国内乱,齐国乘机入侵,使燕国遭受重创。燕昭王即位,任用乐毅为上将军。乐毅乃与赵、楚、魏、韩组成联军伐齐,大败齐军。此后,乐毅独率燕军追击,攻破齐都临淄,并连下齐国七十余城。乐毅在燕国危难之际,为燕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。战国后期,赵将廉颇守卫边防,屡败齐、魏之军,以勇气闻于诸侯。其后,廉颇率赵军与秦对峙于长平达三年之久。廉颇建筑防御工事,坚壁不战,秦兵无可奈何。后赵王派赵括代廉颇为将,结果赵兵被围困,四十万大军降秦后全被坑杀。由此更显出廉颇为赵主将的价值。赵国还有一位良将李牧,守卫北部边疆,抵御匈奴。他谨慎守卫,数年而匈奴无所得。其后,李牧用“利而诱之”的策略,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,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赵边城。李牧后又调往西边御秦,屡破秦军,为赵国最后的支撑,立功尽职。
上述乐毅、廉颇、李牧等良将,正如孙子所说: 是“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也”;又是“国之辅也,辅周则国必强,辅隙则国必弱”。他们的带兵作战,“静以幽,正以治”,因而所向披靡,成为军事史上良将的典范。孙子关于将帅重任的论述,寓意深远,极其珍贵。
上一篇:孙子兵法·主题篇·不战而胜
下一篇:孙子兵法·主题篇·排兵布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