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不用乡导者,不能得地利》鉴赏
〔军争〕不用乡导者,不能得地利。
【鉴赏】孙子指出,在敌国作战,一定要用乡人作导引,才能得知地利而取胜。李筌注:“入敌境,恐山川隘狭,地土泥泞,井泉不利,使人导之以得地利。”张预注:“山川之夷险,道路之迂直,必用乡人引而导之,乃可知其所利而争胜。”陈启天《孙子兵法校释》云:“乡导,即《用间》篇之乡间,为敌境熟悉地形之土著。在敌境行军,虽有地图可按索,而不用土著为导引,每致迷失,陷于危险。”以上注释都指出,军队入敌境,用乡人作导引的重要。
春秋后期,吴国攻伐鲁国的武城(今山东费县西南)。起初,有一个鄫国人因“沤菅”(浸泡菅茎而做绳索或编草鞋)弄污水流而被武城人拘禁。待吴国来攻的军队一到,该鄫人被拘者即逃出,“道之以伐武城”(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),即担任吴军的乡导,引导吴军去攻伐武城。武城其地多山,道路险峻,由熟悉当地地形的鄫人当乡导,抄近路,走便道,故吴军很快攻克武城。这是春秋时期吴国军队因为有当地一个鄫国人当“乡导”而尽“得地利”,很快攻取鲁国城邑的战例。
战国中期,齐将匡章率齐、韩、魏三国联军攻楚。三国联军与楚军夹沘水列阵,因为不知道沘水深浅,三国联军不敢渡河,两军相持半年之久,没有进展。后来,匡章询问当地樵夫,得知:“荆(楚)人所盛守,尽其浅者也;所简守,皆其深者也。”(《吕氏春秋·处方》)于是,匡章派精兵在夜间从楚人盛守处渡河发动进攻,在垂沙(今河南唐河县西南)大败楚军,杀死楚将唐蔑。楚国宛、叶以北土地为韩、魏两国分取。这是战国时期齐将匡章因为有楚地樵夫当“乡导”而得知河的深浅,乃很快渡河大败楚军的战例。
孙子说:“不用乡导者,不能得地利。”记住这句名言,对于战争指挥者,会有很大帮助。
上一篇: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军争为利,军争为危
下一篇: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