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》鉴赏
〔形〕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
【鉴赏】这是孙子又一句论述善战者应如何作战的名言。张预注:“审吾法令,明吾赏罚,便吾器用,养吾武勇,是立于不败之地也。”顾福棠注:“‘地’字当虚解,言我能深沟高垒,粮足兵精,无隙可入,无懈可击,是即立于不败之地也。我既立于不败之地,旷日持久,以俟敌人。敌人无隙,我固无如彼何,一朝有隙,我即乘机以攻之,所谓不失敌之败也。”陈启天注:“谓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也。我常立于不败之地,以伺敌有可败之时而即乘之,岂非常胜而无失乎?”以上注释,为理解孙子的名言开启了许多窗户。
理解孙子的这句名言,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:一、所谓“不败之地”,是比喻,还是真指实地?上引张预注谓“审吾法令,明吾赏罚”等就是“立于不败之地”,则“地”是比喻,非真有一块“不败之地”。顾福棠更明言:“‘地’字当虚解”,非实有。但李筌注曰:“地者,要害之地”,如“秦军败赵,先据北山者胜”。此说战国时期秦与赵的阏与之战,赵将赵奢因先据北山高地,乃大破秦军。依李筌之见,赵奢“先据北山”,便是“立于不败之地”,则“地”指北山,乃真实之地,非比喻、“虚解”。应该说,此句“立于不败之地”可以是实地,也可以是比喻实施各种“不败”的措施,两者均可解释。不败的实地可以是地势较高、交通方便、粮食和水供应充足、与各方盟友距离较近、形势险要不易为敌攻破者。如果先占据这样的地方,就是“立于不败之地”。
二、此句与前面孙子说的“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”,是否意思相似,为同语反复?陈启天注此句“谓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也”,似乎两句意思差不多。实际上,两句虽有相通之处,但其着重点不同:“先为不可胜”其着重点在“为”即“做”,“立于不败之地”其着重点在“立”即选择立足;“以待敌之可胜”其重点在“待”即等待,“不失敌之败也”其重点在“不失”即不错过、不放过。应该说,后句要比前句更深一层。
为加深理解孙子这句名言涵义,试举历史上的两个实例进行说明。
西汉初期,名将周亚夫奉命平定吴、楚“七国之乱”。当时,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叛军,兵多粮足,企图西进夺取都城长安。周亚夫根据情况,迅速占据洛阳,先控制荥阳敌人的军械库和廒仓,使汉军有险可守,有粮可食,有器可用。然后派赵涉进兵昌邑(今山东金乡县西),截断吴、楚与齐、赵的联系。此时,吴、楚之兵正进攻梁国,周亚夫让梁国坚守,并派遣一支轻骑断绝吴、楚粮道。吴、楚军队攻梁不下,又转攻在下邑(今安徽砀山)的汉军。直到其粮尽饥疲,士兵散乱,乃引兵东撤,周亚夫便乘机追杀,大破吴、楚联军。周亚夫先占据洛阳附近的军械库和廒仓,“立于不败之地”,再待吴、楚军队饥疲散乱之时乘机追杀,又“不失敌之败也”,故很快平定“七国之乱”。
唐代中期,名将李光弼奉命抵抗叛将史思明10万人的进攻。他坚守太原城(今山西太原市),亲率士兵和民众挖宽城墙的外壕,加固城墙,增强守卫能力。同时派遣游击部队袭击敌人的运输队,凿地道、筑陷坑破坏敌方攻城,并将地道、陷坑一直凿到敌营,然后派人出城诈降。当敌人出营准备接受投降时,李光弼派人引爆炸塌敌人营垒,趁敌人混乱之际,全城军队齐出奋战,杀敌7万余人。李光弼在太原城加固防御工事,与军民共同坚守,是“立于不败之地”。他又不断派遣部队出城袭击敌人,凿地道炸塌敌人营垒,趁敌混乱全军齐出奋战,是“不失敌之败也”,故能取得抗击叛将史思明战争的重大胜利。
上一篇: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,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,故能自保而全胜也
下一篇: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