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知兵者,动而不迷,举而不穷》鉴赏
〔地形〕知兵者,动而不迷,举而不穷。
【鉴赏】这是孙子论述的明智的将帅应该如何行动和举措的名言。在这句名言前面,孙子有一大段关于在战争中必须了解各方面情况的论述。他说:“知吾卒之可以击,而不知敌之不可击,胜之半也;知敌之可击,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,胜之半也;知敌之可击,知吾卒之可以击,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,胜之半也。”显然,孙子认为,战争中必须“知吾卒之可以击”、“敌之可击”和“地形之可以战”,这样方能取胜。了解各种情况,方能“动而不迷,举而不穷”。刘寅注:“故知兵之将不妄动,而动则无迷误之失;不轻举,而举则无困弊之灾。此识彼我之虚实、知地形之便利而战也。”陈启天注:“全胜之道,必在于敌可击、己可以击与地可以战三者,俱已先知。三者俱已先知,则战斗指挥悉合机宜,战斗行动无不胜利。不迷,谓不错误也。不穷,谓不失败也。”以上注释,对孙子原意尚有未能确切表达者。其实,所谓“不迷”,应该是不迷失方向;所谓“不穷”,应该是变化无穷。《势》篇云:“善出奇者,无穷如天地,不竭如江河。”与这里的“不穷”意思相仿。
1937年10月,刘伯承率八路军129师一部进抵山西省平定县境,寻机打击日军。25日,八路军侦悉日军第20师一部进犯平定,其辎重部队有千余人。刘伯承判断该敌必于次日经七亘村西进,即令386旅在有利地形设伏。次日上午,日军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区,八路军突然发起冲击,激战2小时,毙敌300余人,缴获大批军用物资。刘伯承判断日军前方急需补充,其辎重部队仍将经七亘村西进,遂命令部队再次在七亘村附近设伏。28日,该敌果然在步、骑兵400余人的掩护下再次途经七亘村。设伏部队当即猛烈出击,毙敌100余人,缴获骡马数十匹。这一战,八路军了解日寇动态,3天内在同一地点两次设伏,取得打击日寇的重大胜利。真是“动而不迷,举而不穷”,刘伯承堪为孙子所称道的“知兵者”。
上一篇: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视卒如爱子,故可与之俱死
下一篇:孙子兵法·名言篇·将军之事,静以幽,正以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