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汉江
作者: 朱蓓蓓
【原文】:
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。
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
【原文作者】:宋之问
【鉴赏】:
宋之问这首《渡汉江》,传诵千载,是有道理的。它的语言,实在平直浅易,所包含的感情,却又是异常的微妙而曲折有致。
此诗产生的背景,说起来就是这样的:武则天在年逾古稀之时,宠幸上两个美男子: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俩。由于他们特殊的男宠地位,一时间权倾当朝,炙手可热。宋之问为获武后欢心而媚附张易之兄弟,后来,随着他们的垮台,被贬谪到泷州(今广东省罗定县)。在从贬所逃归,途经汉江时,这位颇有些儿狼狈的诗人,将他心中无限的感怀与创痛,凝结在一首短短的诗里。今天我们读来,在感情上却仍是不难产生共鸣的。因为,它舍去了对作者个人的特殊遭际的状绘,描写的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感,一种迁客游子在阔别故土、久断音书的情况下行近家乡时普遍怀有的心态。《渡汉江》的主题,可以说是中外古今诗歌的一个很常见的主题。
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首诗。
岭外蛮荒,又与家人音信隔绝,真是生死两茫茫,怎不令诗人黯然神伤。冬天过去春天又来,凋败的林木又绽出新叶,然而这种困居异域、孤独无依的日子,却是漫无尽头的。诗人终于不堪忍受那遥遥无期的贬斥生涯,踏上了逃归故里(不过他最后还是匿居洛阳,并不曾回到家乡)的旅途。他一路颠簸而行,眼神热切而又悲苦——“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”虽说他是那样地想要知道家中的一切,那么多无眠的长夜里他曾苦苦思念着他的家,想象着亲人们的命运,然而这一刻,随着家乡渐近,他反而生了怯意,满心是隐隐的忧虑,脚步也变得踟蹰起来。家人在地方上,会不会由于自己的牵累而遭到不幸呢?天有不测风云,在他离去后的岁月里,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故呢?当他忐忑地遥望前方的时候,亲人们又在哪里呢?他很想问一问路上碰见的来人,却又害怕真切地听到他所不愿听到的消息,害怕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他在艰难的日子里编织起来的梦。
于是我们的耳边响起诗人那感伤的、无奈的独白。他的内心矛盾,对于诗人和对于今天的我们是一样地一筹莫展。浪迹天涯的客子,归来时,谁能够对他说尽世事沧桑呢?他不敢问,其实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事,他心里全明白。
上一篇:《清明》少儿唐诗鉴赏
下一篇:《渡湘江》少儿唐诗鉴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