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、朱寿昌:弃官寻母
宋朱寿昌,年七岁,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,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。神宗朝弃官入秦,与家人诀誓:“不见母不复还。”行次于同州,得之。时母七十余。
七岁离生母,参商五十年。
一朝相见面,喜气动皇天。
宋代的朱寿昌,字康叔,他的生母刘氏,在家时受嫡母嫉妒被逐赶出了朱家,当时朱寿昌才七岁。此后五十年间,母子音讯隔绝,一直未能团聚。宋神宗年间,朱寿昌辞去官职,到陕西寻找生母,临行前他与家人告别,发誓说:“不找到母亲,我就不回来了。”后来,在同州,朱寿昌终于找到了母亲,当时他的母亲已经七十几岁了。
千里寻亲的故事,在历史上屡有记载,它反映了血缘之亲间的一种无法割舍的深情,朱寿昌正是出于这种深情的推动作用,远涉重重山水,与母亲团聚。
以上介绍了《二十四孝》的故事,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对孝子孝行的推崇。实际上,在《二十四孝》之后,还出现了《后二十四孝》、《女二十四孝》等相类似的书籍。
值得一提的是,到了晚清,甚至出现了集孝子故事之大成的《百孝图说》一书,该书为咸丰年间黄小坪编著,后来又有人加以增删改易,到民国初年仍有重印、流传。《百孝图说》集百名孝子(女)的故事、传说,每则配二幅插图,分为帝孝、王孝、贤孝、温清、贫养、乞养、禄养、嗜养、先领、爱亲、敬亲、悦亲、遵教、承志、感亲、祈寿、祷疾、侍疾、食医、药医、割股、救罪、拯难、感暴、殉难、寻亲、护棺、哀毁、营葬、庐墓、像事、哀祭、哀思、报仇、孝祖、孝友、锡类、节孝、贞孝、乳孝等四十类,可谓洋洋大观。《重编百孝图说叙言》中说:“先正明论救世之书,《百孝图说》尚矣。乃向慕之而未得见,既又虑其失传,故思搜罗古今孝行,由《二十四孝》扩为《百孝图说》,传播以救世焉。”《百孝图说》卷首还录有“龙凤山述古老人”所作的《劝孝歌》:
日月有明,容光必照。人畜两途,皆由自造。天最恶逆,天最喜孝。百行之先,万善之妙。孝者成仙,孝者了道。勿畏人讥,勿畏人笑。金科玉律,注重此条。日日遵行,无逆为高。一生之芳,千古英豪。久行不怠,万祸雪消。天榜标名,宴赴蟠桃。上超玄祖,下荫儿曹。罡风不坏,自在逍遥。得意扬扬,福禄滔滔。仙佛为伍,录证凌霄。
显然,这首《劝孝歌》全面赞颂了孝道之美,而且对奉行孝德的人们作了高度的评价与美好的祝福,堪称为一首寓理至深、涵情至笃的“孝”之赞歌。
孝,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美德。《孝经》是中国古代经籍中,以“孝”为专题的一部独特的、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。作为华夏礼义之邦的龙的传人,我们将如何理解、宏扬、发展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“孝”呢?当我们从为人之子女走向为人之父母的历程中,我们又如何感受“孝”的崇高的伦理意义呢?这些,应该都是我们读完《孝经》之后值得思考的问题吧!
上一篇:孝经《曾参:啮指心痛》全文|译文
下一篇:孝经《朱熹的《刊误本》及其影响》全文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