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,与仁、义、礼、信等等,都是儒家思想观念体系中重要的理论范畴,对它们的阐述解说,是儒家经典的重要内容,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着的。除了《孝经》是集中论述“孝道”与“孝治”思想的专书以外,儒家的其他经典如《论语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孟子》等,也都有论孝的内容。本章将介绍其他儒家经典中的孝论,以便读者把它们与《孝经》的内容进行联系和参照。
一、《论语》中对孝的论述
《论语》一书,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语、行事的儒家经典。《论语》反映了孔子等人多方面的思想观念,其中论及孝的文字共有二十一条。
1.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( 《学而》)
这是有子(姓有名若)论孝悌之道,显然也是孔门的思想认识。它与《孝经》中《广扬名章》所说的“君子之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;事兄悌,故顺可移于长”义理相通。有子认为孝悌“其为仁之本与”,《孝经·开宗明义章》也提过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
2.子曰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( 《学而》)
孔子对弟子(后生小子)的要求,首先是“入则孝,出则悌”,即居家要孝敬父母,出外要顺从兄长。孔子把孝悌之道作为门徒立身行事的根本原则。
3.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( 《学而》)
子夏(姓卜名商)在此谈到君子的“贤、孝、忠、信”这四种修养,其中,侍奉父母能竭尽心力,是君子修养的标准之一。
4.曾子曰:“慎终、追远、民德归厚矣。”( 《学而》)
曾子说:“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,虔诚地追念远代先祖,就能使人民变得忠厚朴实。”这与《孝经》中所提到的“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敬”,且以此来教化民众的说法是一致的。
5.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,父没,观其行,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( 《学而》)
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给“孝”下定义,如同给“仁”下定义一样,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各有其针对性。孔子在此强调孝道中对父辈行为准则的承续这一方面。后代研究者认为这段话是针对孟庄子的行为而言(参看本节第20条)。
6.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“无违。”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“孟孙子问孝于我,我对曰:无违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?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( 《为政》)
孔子为学生樊迟解释孝即“无违”。《孝经·纪孝行章》中有相近的提法:“孝子之事亲也,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,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严。”
7.孟武伯问孝。子曰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。”( 《为政》)
孔子对孟武伯解释“孝”的涵义时说:“做父母的只为孝子的疾病而发愁。”言下之意是:在其他方面,孝子的行为无可挑剔。因此,孝子既须时时提高自己的美好德行,也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,以使父母长久有所依靠。
8.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”( 《为政》)
赡养父母,是行孝的基本方式,但孝道还不止如此。孔子指出:“畜牲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,如果不恭敬顺从父母,那么怎样区别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呢?”可见,孔子认为孝道还应该强调“敬”,《孝经·广要道章》中也说:“礼者,敬而已矣。”
9.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( 《为政》)
孔子在这里用反问的形式回答子夏问孝。推其语意,孔子认为:为长辈做事,供给长辈酒食,都还不能称为孝。孔子仍然是强调孝道中的“敬”。
10.季康子问:“使民敬,忠以劝,如之何?”子曰:“临之以庄,则敬;孝慈,则忠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。”( 《为政》)
孔子回答季康子关于教化民众的方法时,提出“孝慈,则忠”的观点,也就是说:把孝亲之道移于事君,是培养人们忠的品质的最佳途径。这与《孝经》中宣扬孝道、教化民众的思想是一致的。
11.或谓孔子曰:“子奚不为政?”子曰:“《书》云:‘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,施于有政。’是亦为政,奚其为为政?”( 《为政》)
孔子在回答有人提出的“你为什么不去从政?”的问题时,借用《尚书》上关于以孝悌之道影响当政者的话,说明孝悌之道对政治的作用,这可以说是孔子一贯的思想认识,即孝道与孝治互相为用。
12.子曰:“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”( 《里仁》)
把孔子的这段话与《孝经·谏诤章》相比较,可以看出两者略有差异。在这里,孔子对谏诤父母的问题有所保留,他说:“儿子对父母要轻微婉转地劝谏,自己的意见没有被父母采纳时,仍然要恭敬顺从,不要冒犯,虽然心中忧愁,但不可怨恨。”但《孝经·谏诤章》却态度明确地指出:“故当不义,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。”“从父之令,又焉得为孝乎?”
13.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。游必有方。”( 《里仁》)
这是流传甚广的一句话。推测孔子的语意,可以这么理解:父母在世时,儿辈应竭力侍奉,晨省昏定,不离左右,若外出远游,就不能事亲尽孝,又劳父母挂念。如果一定要出游,也要有固定的去处,不可漫无定所。
14.子曰: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( 《里仁》)
此同前之第5条。
15.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( 《里仁》)
孔子的这段话,道出了孝子的心情:“父母亲的年龄,不能不记在心里。一方面,为父母亲的高寿而喜,另一方面,又因父母年事已高存世之日渐少而忧。”
16.子曰:“出则事公卿,入则事父兄,丧事不敢不勉,不为酒困,何有于我哉?”( 《子罕》)
这是夫子自道。孔子自己在行孝道、守礼法上也是恭敬谨严的。
17.子曰:“孝哉闵子骞,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。”( 《先进》)
孔子赞扬学生闵子骞的孝行,没有说出闵子骞具体的作法,只是说:“别人对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。”
18.齐景公问政于孔子。孔子对曰: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”公曰:“善哉!信如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虽有粟,吾得而食诸?”( 《颜渊》)
孔子认为:君贤臣忠、父慈子孝,是政治中最重要的伦理基础,而这正是《孝经》中宣扬的“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”的思想。
19.宰我问:“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旧谷既没,新谷既升,钻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子曰:“食夫稻,衣夫锦,于女安乎?”曰:“安。”“女安,则为之!夫君子之居丧,食旨不甘,闻乐不乐,居处不安,故不为也。今女安,则为之!”宰我出,子曰:“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通丧也。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?”( 《阳货》)
孔子的学生宰我认为为父母守丧一年就够了,孔子则批评他“不仁”。孔子认为:“儿女生下来,三年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,因此为父母守孝三年,是天下所通行的丧礼制度。”
20.曾子曰:“吾闻诸夫子:孟庄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于父之臣与父之政,是难能也。”( 《子张》)
这段话与孔子所说的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”相通。孟庄子是鲁国的大夫,他的父亲孟献子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贤大夫,孟庄子沿用父亲的旧属下和为政之道,孔子称其为孝,而且认为这种做法是难能可贵的。
21.所重:民、食、丧、祭。( 《尧曰》)
在儒家思想观念中,把丧礼与祭祀的重要性,同人民与粮食的重要性相提并论。这是通过重丧葬、重祭祀来敦厚民俗。
上一篇:孝经《第八章 孝道——家庭伦理的孝》全文|译文
下一篇:孝经《第十章 孝子的故事与传说》全文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