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闻其过,最患之大者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【名句】不闻其过①,最患②之大者。
【注释】①过:过错。②患:害处。
【释义】不愿听到自己的过错,是最大的害处。
【点评】闻过则喜才是正确的态度。
参考文献
王安石《与孙莘老书》
猜你喜欢
- 歇后语《哑子梦见妈,说不出来的苦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- 《身为野老已无责,路有流民终动心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》原文与赏析
- 《众怒难犯,专欲难成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见事易,任事难。当局者只怕不能实见得,果实见得,则死生以之,荣辱以之,更管甚一家非之,一国非之,天下非之。
- 歇后语《给脸不要脸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- 《法正则民悫,罪当则民从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天下之治乱只在“相责各尽”四字。
- 《天下从事者,不可以无法仪;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忍泪不能歌,试托哀弦语.弦语愿相逢,知有相逢否》什么意思,原诗出处,注解
- 《人贪酒色,如双斧伐孤树,未有不仆者!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丈夫志功名为国家作梁栋材,否亦宜效毫末用,宁郁郁侪偶中相征逐以终老耶!》原文翻译|感想
- 《语少不如语好》原文与赏析
- 《德不广不能使人来,量不宏不能使人安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元朝名言名句·白朴名言大全
- 国有贤良之士众,是国家之治厚;贤良之士寡,则国家之治薄
- 《以(其终)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》是什么意思|译文|出处
- 以有余补不足,以长续短之谓明主
- 《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秋风昨夜渡潇湘,触石穿林惯作狂.惟有竹枝浑不怕,挺然相斗一千场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日日行方便,时时发道心。但行平等事,...
- 《精神不运则愚,气血不运则病.》什么...
- 《养身莫善于习动,夙兴夜寐,振起精神...
- 《常有小病则慎疾,常亲小劳则身健;恃...
- 《读书之余,间以游泳,发舒精神,休养...
- 《古者教士,以射、御为急,其他技能,...
- 《劳其形者长年,安其乐者短命.》什么...
- 《呼吸吐纳,全身养精.》什么意思,出...
- 《动摇则骨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...
- 《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.形气亦然....
上一篇: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,如沐浴其身以去垢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下一篇:修身絜行,言必由绳墨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