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解析:
孟子名轲,邹(今山东邹城市)人,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,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。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,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,最后搬到学堂附近。孟子自小便受到母亲的严格管教,自从家搬到学堂附近,他便十分认真地读书。后来,稍大一点时他变得十分贪玩,孟母为了教育他,剪断织机上辛辛苦苦织出的麻布,以告诫孟子必须勤奋读书,不然就会像那块麻布一样,变成一团废物。孟子从此牢记母亲的教诲,立志成才。
孟子长大后,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,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。通过学习,孟子认为孔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,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。
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,发展为仁政学说,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。他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,认为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,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;另一方面,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和子女的关系,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,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、服侍统治者。
他认为,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,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,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;反之,如果不顾人民死活,推行虐政,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,被人民推翻。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,包括经济、政治、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,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,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。他的仁政学说的本质是要缓和阶级矛盾,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。
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,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,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。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,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。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,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。孟子说:“夫仁政,必自经界始。”所谓“经界”,就是划分整理田界,实行井田制。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,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,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为基础,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,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,百亩之田,吃穿自给自足。孟子认为,“民之为道也,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无恒心”,只有使人民拥有“恒产”,固定在土地上,安居乐业,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、为非作歹。孟子认为,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,统治者再兴办学校,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,引导他们向善,这就可以造成一种所谓“人人亲其亲、长其长,而天下平”的良好风尚。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,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,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。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“不忍人之心”的基础上,孟子说:“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”“不忍人之心”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,但是,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“兼爱”,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。孟子主张“亲亲而仁民”、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天下可运于掌”,意思是说,敬爱自己的长辈,进而推广到敬爱别人的长辈;疼爱自己的子女,进而推广到疼爱别人的子女。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,就像东西在自己手掌中运行一样容易。孟子的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。
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,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。他说: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后来《大学》提出的“修齐治平”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。
上一篇: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
下一篇:兼天下而爱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