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【名句】得人①者昌②,失人者亡③。
【注释】①人:人心。②昌:强盛。③亡:衰亡。
【释义】得到人心则国家强盛,失去人心则国家衰亡。
【点评】民心向背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。
参考文献
李观《项籍碑铭序》
猜你喜欢
- 《豺狼尽冠缨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刑在禁恶,法本原情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儒有不宝金玉,而忠信以为宝;不祈土地,立义以为土地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巧者善度,知者善豫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富贵何足求?节操为可尚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处世名言·菜根谭—明洪应明《金须百炼·矢不轻发》原文|译文|赏析
- 《政令乖失,则人心不服,虽得之亦将失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不学则愚》原文与赏析
- 《学而优则仕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其行污言洁也似廉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
- 《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利他情怀》原文与赏析
- 《人谋可以夺天算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青烟几人家,绿野四山抱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《譬有人焉,履泰山之巅可以言山;有人焉,跨北海之涯可以言水……天地间之巨观,目不全收其可哉?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律设大法,礼顾人情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《已诺不信,则兵弱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...
- 法令行则国治,法令弛则国乱。|什么意...
- 夫治世不得真贤,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...
- 制国有常,利民为本;从政有经,令行为...
- 法正则民悫,罪当则民从。|什么意思|...
- 法令者,治之具,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。...
- 得人者兴,失人者崩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不夺民时,不妨民力,则百姓富。|什么...
- 国家之败,由官邪也。官之失德,宠赂章...
- 任贤勿贰,去邪勿疑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《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.故君子不出家,而成教于国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心正而后修身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,国治而后天下平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蓄疑败谋,怠忽荒政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为善不同,同归于治;为恶不同,同归于乱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民无信不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道之以政、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与治同道,罔不兴;与乱同事,罔不亡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上一篇:为政者,莫善于清其吏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下一篇:为君之道,必须先存百姓,若损百姓以奉其身,犹割股以啖腹,腹饱而身毙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