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之患,莫大于乏人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【名句】国家之患①,莫大于乏人②。
【注释】①患:灾祸。②乏人:缺乏人才。
【释义】国家的灾祸,没有比缺乏人才更大的了。
【点评】没有大量的各类人才,国家就不可能强大。
参考文献
范仲淹《范文正公集·邠州建学记》
猜你喜欢
- 《年长以倍,则父事之;十年以长,则兄事之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》什么意思|全诗|出处|赏析
- 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
- 《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使李将军,遇高皇帝,万户侯何足道哉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歇后语《把心放到肚子里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- 《上药终相待,他年访伏龟》什么意思,原诗出处,注解
- 《大都一点宫黄,人间直恁芬芳.怕是九天风露,染教世界都香》什么意思,原诗出处,注解
- 《用之当,则一人能周数人之用;用之不当,则数人不能成一人之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柳色初匀,轻寒似水,纤雨如尘》什么意思,原诗出处,注解
- 《只恐夜深花睡去,高烧银烛照红妆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邻有丧,舂不相;里有殡,不巷歌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《飞红万点愁如海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海风吹不断,江月照还空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苟有恒,何必三更眠五更起;最无益,莫过一日曝十日寒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彼有失则正色而谏之,告我以过则速改而不惮,不以忤彼心而不言,不以逆我耳而不纳,不以巧辩饰其非,不以华辞文其失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梦之中又占其梦。》是什么意思|译文|出处
- 兄弟既具,和乐且孺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时不可以苟遇,道不可以虚行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容貌要沉雅自然,只有一些肤浅之色、作为之状,便是屋漏少工夫。
- 《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...
- 法令行则国治,法令弛则国乱。|什么意...
- 夫治世不得真贤,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...
- 制国有常,利民为本;从政有经,令行为...
- 法正则民悫,罪当则民从。|什么意思|...
- 法令者,治之具,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。...
- 得人者兴,失人者崩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不夺民时,不妨民力,则百姓富。|什么...
- 国家之败,由官邪也。官之失德,宠赂章...
- 任贤勿贰,去邪勿疑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《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.故君子不出家,而成教于国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心正而后修身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,国治而后天下平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蓄疑败谋,怠忽荒政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为善不同,同归于治;为恶不同,同归于乱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民无信不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道之以政、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与治同道,罔不兴;与乱同事,罔不亡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上一篇:官吏浮冗,最为天下大患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下一篇:国之命,如人之命。人之命在元气,国之命在人心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