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和而不流。》是什么意思|译文|出处
《和而不流。》是什么意思|译文|出处
《和而不流。》出自:《中庸》名言名句
《和而不流。》译文如下:
(十章)
有德行的君子以和待人,而不为流俗所移。
此句与《论语》“和而不同”同义。
猜你喜欢
- 《桃花嫣然出篱笑,似开未开最有情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香稻啄余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不得其门而入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大抵学者且当大纲思省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蜻蛚吟阶下,飞蛾拂明烛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《洞庭一夜无穷雁,不待天明尽北飞》什么意思,原诗出处,注解
- 《瘴云四面起,腊雪半空消.》原诗出处,译文,注释
- 《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终不解矣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朝真暮伪何人辨,古往今来底事无
- 《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,故始学者不好(hao号)也.及至朞(ji机)月,所观弥博,所习弥多,日闻所不闻,日见所不见,然后心开意朗,敬业乐群,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,至道之入神也.故学之染人,甚于丹青.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,未见久学而渝者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开花空道胜于草,结实何曾济得民》什么意思,原诗出处,注解
- 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释|出处|译文
- 《以诈遇民,偷取一时,后必无复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学道者宜各自知所短,用人者宜各因其所长;勿以师儒治郡国,勿以方面之材责师儒;非礼用之殊途,乃因材之难强也.若乃志伊学颜之君子,固以内圣外王为准鹄,夫何本末偏枯之有!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- 人不爱我,非特人之不仁,己之不仁可知矣;人不信我,非特人之不信,己之不信可知矣
- 《言无二贵,法不两适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
- 《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.》什么意思|出处|翻译|用法例释
- 《见者易,学者难.》什么意思|注释|译文|评说
- 《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》原文与赏析
- 《动必三省,言必再思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
上一篇: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。》是什么意思|译文|出处
下一篇:《遁世不见,知而不悔,唯圣者能之。》是什么意思|译文|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