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·权之所在,利之所归也。圣人以权行道,小人以权济私。在上者慎以权与人。
-
·避其来锐,击其惰归,此之谓大智,大智者不敢常在我。击其来锐,避其惰归,此之谓神武,神武
-
·圣门学问心诀,只是不做贼就好。或问之,曰:做贼是个自欺心、自利心,学者于此二心一毫摆
-
·天道以无常为常,以无为为为。圣人以无心为心,以无事为事。
-
·气、习,学者之二障也。仁者与义者相非,礼者与信者相左,皆气质障也。高髻而笑低髽,长裾
-
·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便是肫肫其仁、天下一家滋味。然须推及鸟兽,又推及草
-
·慎者之有余足以及人,不慎者之所积不能保身。
-
·凡见识出于道理者第一,出于气质者第二,出于世俗者第三,出于自私者为下。道理见识可建
-
·把天地间真实道理作虚套子干,把世间虚套子作实事干,吁!所从来久矣。非霹雳手段,变此锢
-
·难乎能忍,妙在不言。
-
·富于道德者不矜事功,犹矜事功,道德不足也。富于心得者不矜闻见,犹矜闻见,心得不足也。
-
·利害死生间有毅然不夺之介,此谓大执持。惊急喜怒事无卒然遽变之容,此谓真涵养。
-
·两物交必有声,两人交必有争。有声,两刚之故也。两柔则无声,一柔一刚亦无声矣。有争,两
-
·《易》称道济天下,而吾儒事业动称行道济时、济世安民。圣人未尝不贵济也。舟覆矣,而保
-
·任是最愚拙人,必有一般可用,在善用之者耳。
-
·任侠气质皆贤者也,使入圣贤绳墨,皆光明俊伟之人。世教不明,纪法陵替,使此辈成此等气习
-
·余讲学只主六字,曰:天地万物一体。或曰:公亦另立门户耶?曰:否!只是孔门一个“仁”字。
-
·岁首桃符:新德随年进,昨非与岁除。
-
·万物发生,皆是流于既溢之余;万物收敛,皆是劳于既极之后。天地一岁一呼吸,而万物随之。
-
·守义礼者,今人以为居傲;工谀佞者,今人以为谦恭。举世名公达宦,自号儒流,亦迷乱相责而
-
·天地人物原来只是一个身体、一副心肠。同了,便是一家;异了,便是万类。而今看着风云雷
-
·日之于万形也,鉴之于万象也,风之于万籁也,尺度权衡之于轻重长短也,圣人之于万事万物也
-
·“礼”之一字,全是个虚文,而国之治乱、家之存亡、人之死生、事之成败罔不由之。故君子
-
·性分不可使亏欠,故其取数也常多,曰穷理,曰尽性,曰达天,曰入神,曰致广大、极高明。情欲
-
·孔门心传惟有颜子一人,曾子便属第二等。
-
·孝子之事亲也,上焉者先意,其次承志,其次共命。共命,则亲有未言之志不得承也;承志,则
-
·当多事之秋,用无才之君子,不如用有才之小人。
-
·一人买布一匹,价钱百五十,令染人青之。染人曰:“欲青钱三百。”既染矣,逾年而不能取,
-
·才犹兵也,用之伐罪吊民则为仁义之师,用之暴寡陵弱则为劫夺之盗,是故君子非无才之患,患
-
·相嫌之敬慎,不若相忘之怒詈。
-
·城门四联:东延和门:青帝布阳春,郁郁葱葱,生气溢沙随之外;黄堂流德泽,融融液液,太和在
-
·圣人垂世则为持衡之言,救世则有偏重之言。持衡之言,达之天下万世者也,可以示极。偏重
-
·将三代以来陋习敝规一洗而更之,还三代以上一半古意,也是一个相业。若改正朔,易服色,都
-
·与人为善,真是好念头。不知心无理路者,淡而不觉;道不相同者,拂而不入。强聒杂施,吾儒
-
·理直而出之以婉,善言也,善道也。
-
·才有一分自满之心,面上便带自满之色,口中便出自满之声,此有道之所耻也。见得大时,世间
-
·气有为而无知,神有知而无为,精者无知无为,而有知有为之母也。精,天一也,属水,水生气;
-
·有脍炙于此,一人曰咸,一人曰酸,一人曰淡,一人曰辛,一人曰精,一人曰粗,一人曰生,一人曰
-
·兵革之用,德化之衰也。自古圣人亦甚盛德,即不过化存神,亦能久道成孚,使彼此相安于无事
-
·春夏秋冬不是四个天,东西南北不是四个地,温凉寒热不是四种气,喜怒哀乐不是四张面。
-
·圣人无奇名,太平无奇事,何者?皇锡此极,民归此极,道德一,风俗同,何奇之有?
-
·分明不动声色,济之有余,却露许多痕迹,费许大张皇,最是拙工。
-
·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”,此是千古严师。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,此是千古严刑。
-
·“中”之一字,不但道理当然,虽气数,离了中,亦成不得。寒暑灾祥失中,则万物殃;饮食起
-
·气忌盛,心忌满,才忌露。
-
·问:天地开辟之初,其状何似?曰:未易形容。因指斋前盆沼,令满贮带沙水一盆,投以瓦砾数小
-
·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。收敛沉着中,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。大段收敛沉着人怕含糊,怕深险
-
·人才邪正,世道为之也;世道污隆,君相为之也。君人者何尝不费富贵哉?以正富贵人,则小人
-
·人生惟有说话是第一难事。
-
·家长,一家之君也。上焉者使人欢爱而敬重之,次则使人有所严惮,故曰严君。下则使人慢,下
-
·有一介必吝者,有千金可轻者,而世之论取与,动曰所直几何,此乱语耳。
-
·君子与小人共事必败,君子与君子共事亦未必无败,何者?意见不同也。今有仁者、义者、礼
-
·四十以前养得定,则老而愈坚;养不定,则老而愈坏。百年实难,是以君子进德修业贵及时也。
-
·肤浅之见,偏执之说,傍经据传,也近一种道理,究竟到精处,都是浮说诐辞。所以知言必须胸
-
·防奸之法,毕竟疏于作奸之人。彼作奸者,拙则作伪以逃防,巧则就法以生弊,不但去害而反益
-
·气只够喘息底,声只够听闻底,切莫长余分毫,以耗无声无臭之真体。
-
·其恶恶不严者,必有恶于己者也;其好善不亟者,必无善于己者也。仁人之好善也,不啻口出,
-
·弭盗之末务莫如保甲,弭盗之本务莫如教养。故斗米十钱,夜户不闭,足食之效也。守遗待主,
-
·养定者,上交则恭而不迫,下交则泰而不忽,处亲则爱而不狎,处疏则真而不厌。
-
·千载而下,最可恨者乐之无传,士大夫视为迂阔无用之物,而不知其有切于身心性命也。
-
·立身行己,服人甚难也。要看什么人不服,若中道君子不服,当早夜省惕。其意见不同,性术各
-
·凡人初动一念是如此,及做出来却不是如此,事去回顾又觉不是如此,只是识见不定。圣贤才
-
·下手处是自强不息,成就处是至诚无息。
-
·器械与其备二之不精,不如精其一之为约,二而精之,万全之虑也。
-
·或问:士希贤,贤希圣,圣希天,何如?曰:体味之不免有病。士、贤、圣,皆志于天,而分量有大
-
·君子口中无惯语,存心故也。故曰“修辞立其诚”,不诚何以修辞?
-
·天下古今一条大路,曰大中至正,是天造地设底。这个路上,古今不多几人走,曰尧、舜、禹、
-
·极宽过厚足恭曲谨之人,乱世可以保身,治世可以敦俗。若草昧经纶,仓卒筹画,荷天下之重,
-
·天下事最不可先必而豫道之,已定矣,临时还有变更,况未定者乎?故宁有不知之名,无贻失言
-
·圣人因蛛而知网罟,蛛非学圣人而布丝也。因蝇而悟作绳,蝇非学圣人而交足也。物者天能,
-
·兰以火而香,亦以火而灭;膏以火而明,亦以火而竭;炮以火而声,亦以火而泄。阴者所以存
-
·士君子之相与也,必求协诸礼义,将世俗计较一切脱尽。今世号为知礼者全不理会圣贤本意,
-
·人问:君是道学否?曰:我不是道学。是仙学否?曰:我不是仙学。是释学否?曰:我不是释学。
-
·心之好恶不可迷也,耳目口鼻四肢之好恶不可徇也。瞽者不辨苍素,聋者不辨宫商,鼽者不辨
-
·冬者,万物之夜,所以待劳倦养精神者也。春生、夏长、秋成,而不培养之以冬,则万物之灭久
-
·见是贤者就着意回护,虽有过差,都向好边替他想。见是不贤者,就着意搜索,虽有偏长,都向
-
·亘古五帝三王不散之精英铸成一个孔子,余者犹成颜、曾以下诸贤,至思、孟而天地纯粹之气
-
·狃浅识狭闻,执偏见曲说,守陋规俗套,斯人也,若为乡里常人不足轻重,若居高位有令名,其坏
-
·善根中才发萌蘖,即着意栽培,须教千枝万叶。恶源处略有涓流,便极力雍塞,莫令暗长潜滋。
-
·只一个俗念头,错做了一生人;只一双俗眼目,错认了一生人。
- 《齿以刚亡,舌以柔存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齐家治国平天下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鼹鼠饮河,不过满腹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黄鹤一去不复返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黄金若粪土,肝胆硬如铁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黄绢、幼妇、外孙、齑臼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
- 《鹿死不择音.》是什么意思,出处是出自哪里?